详细介绍
胞质注射是显微注射技术的一种,通过显微操作系统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入细胞质(而非细胞核),实现基因导入。其核心机制包括:
非整合性表达:外源DNA以游离体形式存在,通过细胞自身转录机制表达,不整合至宿主基因组(区别于原核注射的随机整合)。
适用性广:可操作单细胞(如原代细胞、干细胞)及多细胞胚胎(如2细胞期胚胎)。
瞬时表达为主:外源基因随细胞分裂逐渐丢失,表达周期较短(通常<72小时)。
生物学基础:
依赖细胞质内的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完成外源基因表达,无需核定位信号(NLS)介导。
组件 | 参数要求 | 功能说明 | 引用来源 |
---|---|---|---|
显微操作系统 | 微操纵器精度0.1μm,注射针内径<0.5μm | 精准控制注射位置与深度 | |
外源DNA溶液 | 浓度1-5 ng/μL,溶于低离子强度缓冲液(如TE) | 减少细胞毒性,提升表达效率 | |
靶细胞类型 |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HEK-293T、早期胚胎等 | 需具备较强DNA摄取与表达能力 |
关键参数:
注射压力:5-10 hPa(过高导致细胞破裂)。
注射时长:单细胞≤30秒,避免细胞脱水。
存活率控制:熟练操作下细胞存活率>80%,胚胎存活率>70%。
荧光标记法:
注射含GFP/RFP报告基因的载体,24小时后荧光显微镜观察。
蛋白检测法:
Western Blot或免疫组化检测目标蛋白表达。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