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2-26
1.续第一集,碘伏消毒大鼠腹部,打开腹腔。2.肝脏在腹腔的前部比较容易观察到。3.脾脏在左侧腹腔的后上方区域,位于胃的后方和左肾的前方。4.胰腺是一个弥散性器官,位于胃、肝脏和小肠之间。5.找到脾脏用镊子拎起,可以看到弥散的胰腺,呈小叶状,颜色稍暗,质地稍硬。6.与周围的脂肪组织相比,胰腺的每个小团块都有分叶,而脂肪细胞则是一团淡白色的组织。7.取下脾脏和胰腺。8.然后肝脏组织。9.大鼠有两颗豆状形的肾脏,紧贴腰部脊柱两侧。10.最后取下肾组织,小心去除肾脏外面的薄膜。
2-25
激光共聚焦实验,或称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验,是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技术的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法。激光共聚焦技术结合了激光的高单色性和高方向性,以及共聚焦原理,实现了对样本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成像。在实验过程中,激光束通过显微镜的物镜聚焦到样本的特定区域,激发该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随后,荧光信号被显微镜的探测器收集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样本的共聚焦图像。激光共聚焦实验的基本步骤包括样本准备、设备准备、样本放置、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等。具体来说:1、样本准备:将待观察的...
2-20
靶向蛋白降解(TPD)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策略,主要依赖突变和“不可成药”蛋白质的持久敲除。目前,一些药物已用于临床治疗,如AR降解剂ARV-110、ER降解剂ERV-471等。近年来,TPD技术在降解细胞外和膜表面蛋白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基于M6PR的LYTAC、组织特异性GalNac-LYTAC、细胞因子介导的KineTACs、基于细胞穿透肽/溶酶体分选序列的共价GlueTACs和基于寡核苷酸的Apt-TACs。然而,目前细胞外和膜蛋白降解策略仍存在...
2-20
动物实验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在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疾病模型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取材分析大鼠的组织、器官等,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取下的脏器可以进行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期我们带来5集大鼠常见脏器取材方法。一、取材内容心脏、肺组织、胸腺。二、试剂和药品戊ba比妥钠、碘伏、75%酒精、生理盐水。三、器材略四、动物雄性大鼠五、取材步骤1.取材前夜禁食、自由饮水。2.称重、腹腔麻醉。3.将大鼠...
2-13
该篇文章于2024年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Q1,IF,14.7。一、研究背景随着对肾脏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尽管在肾脏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变化以及肾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其中,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就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方向。组蛋白巴豆酰化是一种新型的组蛋白修饰方式,这种修饰主要发生在组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参与基因表达调...
1-21
各位读者好,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篇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增生性瘢痕治疗药物的高分文章,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团队2024年5月在TheBritishjournalofdermatology发表的,题为“Usingnetworkpharmacologytodiscoverpotentialdrugsforhypertrophicscars”。揭示了增生性瘢痕的分子发病机制并筛选了有效治疗药物。研究框架:1.提出研究问题增生性瘢痕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1-21
研究人员发现肺癌中IL6的N-糖基化缺陷会诱导癌细胞转移和对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产生耐药性,揭示了其潜在机制,为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研究背景:白细胞介素-6(IL6)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IL6通过与其受体IL6Rα结合,激活GP130-JAK-STAT3信号通路,从而调控免疫反应和癌症的病理过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IL6水平的升高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此外,IL6还通过激活ERK、AKT和SRC-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