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微信同号)

18017847121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实验技术服务  >  动物模型构建  >  带状疱疹动物模型

带状疱疹动物模型

简要描述:带状疱疹动物模型多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建立,常通过直接接种病毒于动物神经节等组织,在角叉菜胶等辅助诱导下引发类似人类带状疱疹的症状,用于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潜伏与再激活过程及疫苗药物研发。

  • 更新时间:2025-06-26
  • 浏览次数:56

详细介绍

一、带状疱疹病原体特征与建模需求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嗜神经性与潜伏性
    VZV初次感染引发水痘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神经元内,免疫抑制时再激活。

  2. 再激活病理
    病毒沿感觉神经轴突扩散至皮肤,导致簇状水疱和神经痛,可伴发角膜炎、面瘫等并发症。

  3. 免疫应答关键性
    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是再激活的主因。

建模核心目标:需模拟 潜伏-再激活周期神经痛机制免疫调控作用,但VZV的严格人类嗜性增加了动物模型构建难度。


二、常用动物模型分类及构建方法

豚鼠模型

  1. 模型构建

    • 幼豚鼠:接种VZV胚胎细胞适应株,经鼻腔或皮下感染,可检测病毒血症及抗体产生。

    • 无毛豚鼠:接种后出现水痘样皮疹,适用于抗病du药物测试(如阿xi洛韦)。

  2. 特殊应用

    • 眼疾病模型:角膜基质接种VZV可诱发复发性角膜炎;玻璃体接种致色素膜炎。

    • 免疫研究:糖蛋白gE/gI免疫可诱导中和抗体。

  3. 局限性
    病毒滴度低(依赖细胞依附接种),无法模拟再激活。

啮齿类模型

  1. 大鼠模型

    • 潜伏感染:脊柱旁注射VZV感染的MeWo细胞,9个月内可检测潜伏病毒。

    • 神经痛模型

  • 背根神经节(DRG)共培养VZV,诱导神经元功能异常。

  • 重组条件复制型VZV(如缺失IE4/IE63基因)可致持续痛觉过敏,无需完整病毒复制。

  1. 小鼠模型

    • SCID-hu模型:移植人神经组织,研究VZV神经侵袭性(如ORF7基因作用)。

    • 棉鼠模型:测试VZV突变体神经嗜性,但物种蛋白互作差异影响结果。

       
  2. 局限性
    多数不出现临床症状,神经痛持续时间短(数周),无典型皮损。


三、模型评估标准与有效性对比

关键指标评价体系

模型能力NHP豚鼠大鼠/小鼠
病毒潜伏✔️ (SVV/VZV)✔️ (限适应株)✔️ (DRG潜伏)
再激活模拟✔️ (自发/诱导)
神经痛表现✔️✔️ (痛觉过敏)
典型皮损/水疱✔️ (SVV皮疹)✔️ (无毛豚鼠)
免疫应答研究✔️ (完整)✔️ (体液为主)❌ (SCID缺免疫)

 

核心缺陷与挑战

  1. 再激活模型空白:除NHP外,暂无可靠再激活诱导方案。

  2. 种属差异

    • VZV无法直接感染多数动物,依赖适应株或替代病毒(SVV)。

    • 鼠类DRG感染后快速裂解,难以维持长期潜伏。

  3. 神经痛机制偏差:动物痛觉异常多由炎症驱动,而非人类PHN的神经变性。


产品咨询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上海达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张
  • 地址:上海市长江南路180号长江软件园B区B637室
  • 邮箱:2844970554@qq.com
  • 传真: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5上海达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5041491号-2    sitemap.xml    总流量:166557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